林長勳 總裁林長勳建築師事務所
將捷股份有限公司
慈暉文教基金會
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~
將捷集團總裁 林長勳宗長1942年出生在台北大稻埕,先父是位建築師(當時稱為建築技師),經營一家建築師事務所維生,從事建築業向來是看景氣吃飯,收入隨著案件量多寡而時好時壞,在我升上高商後,家中經濟亮起了紅燈,因為當時都市計畫發布的前兩年,實施禁建令,這對以建築設計為生的父親來說,無異於宣判失業,原本不夠寬裕的生活,更加捉襟見肘。念完高商,因家中經濟狀況不佳,原本沒打算考大學,後來在同學的鼓勵下補習爭取考取建築系。因為父親希望我繼承衣缽,所以志願是父親代填的,只填建築系。
順利考上中原大學建築系後,家中突遭變故,父親因病逝世,這逼得我快速長大,知道自己是家中唯一考上大學的人,心中允諾父親要當個肩能擔、手能扛的兒子。
父親走後,家中經濟頓失依靠,遂拜託父親生前開建築師事務所的朋友,得以進入該事務所工讀,而開始了工讀生涯。從最基層的灑掃工作做起,之後漸漸熟悉製圖、設計等專業,慢慢掌握製圖原則。從大二到大五這四年間,比同儕累積更多的實務經驗。並於大學畢業後一舉得中建築師高考,同時取得三項資格:建築師、公務人員,以及建築技師。
事後隨即入營,服預官役期間在聯勤兵工廠營繕組負責房舍設計,十個月內獨力完成八棟建築物。同時又考取交通部郵政總局特考高級技術員,退役後即進入郵局服務。郵政總局的新人訓練制度相當完善健全,職前訓練之後,被分配到建築科服務。記得第一間由我自己親手設計的案子發包建成後,心中充滿無限的榮耀,直呼「這個房子是我設計的」。也因為這樣產生了一份責任感。知道「建築是一輩子的責任。」
在郵政總局服務期間拓展了一些人脈關係並有幸與林靜子小姐結婚,落腳於永和期間,存了八萬元,訂了一間預售屋,隔年因為中東戰爭爆發,引發石油危機,在通貨膨脹壓力下,民眾搶購房地產保值,我就把訂的預售屋賣了,也為我賺進二十萬的第一桶金。
1974年「林長勳建築師事務所」成立。我從一個人,兩張製圖桌開業。由於曾讀過台北商專,也奠定之後經營事業重要的財務知識基礎。通常建築師做好設計,領到執照即可結案,因我有商科背景,對數字有概念,會幫業主計算成本、評估案子可行性。另方面也懂投資,久而久之,經常扮演投資顧問的角色。不少案子都是這樣找上我的。
1992 年「將捷股份有限公司」成立,取 「將」字有兩個原因,一是它給人感覺雄壯威武;二是古代周朝負責管理營建工程的官員職稱為「將作監」。至於「捷」字,則代表工作要敏捷,要有能力處理好事情。首次進軍台北,「將捷真愛」即出師告捷而信心高昴。「圓山官邸」以嚴謹施工法於2009 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(最佳施工品質類—住宅類卓越獎)的肯定。
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的強震,為全民上了一堂血淋淋的課,扎扎實實建造的房子才能經得起考驗。尤其,家是連結情感記憶的所在,許多人終其一生可能只買一次房子,衷心期盼能在此安身立命,怎麼可以辜負了人民購屋者的信任呢?我一再強調,建築物的結構體必須要安全堅固;對於每一個案,必須不斷要求品質超越過去,努力做到「凡是『將捷』出品即代表品質優良、價格實在,讓人們的印象是『這是一間很負責任的公司』。」
個性樂觀正向、公正而好義、且熱心服務,充分發揮利他精神,積極參與公共事務,也讓我以高票當選國大代表。四年的國大生涯,不僅開拓了我的眼界,也累積了不少人脈。同時更發現社會上還有許多地方,需要借重大眾的力量去完成。因此特在1994年母親八十大壽之時,成立「慈暉文教基金會」。一方面報答母親養育之恩,一方面喚醒社會大眾對社會的關注。
慈暉文教基金會以「改善生活環境,提升生活品質」為宗旨,推廣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,至今二十五年來,以自然環境的美化、維護和教育;貧困家庭子女的扶助;藝術、文化人才的培育,朝這三個真、善、美的面向發展,成果非凡。
出身清寒,沒錢沒勢,為理想而創業,這一路走來總會碰到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。而面對不如意事時,我會試著去轉念,提起勇氣應變。轉念,正是我成就事業的關鍵,也正是我的經營智慧。